指点成金-最美分享吧

登录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

admin 举报

江苏是中国建筑业大省。同时,建筑业是江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富民强省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实现了江苏建筑业发展壮大的豪情和梦想。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一带一路”一带的各国,江苏建筑队的足迹不仅走遍了全国,而且走向了世界。从城市改造到美丽乡村建设,从修路建桥到水利电力工程,江苏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了一张响亮的“铁军”名片,展示了“江苏建设”的华丽风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第一,坚持深化改革,继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需要,结合战备工作,江苏省政府转发了《关于组织建筑民兵师的意见》,在全省组建了8师55团的建设队伍。到1980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企业2022家,从业人员1万人。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全省建筑业在“坚持改革、稳定队伍、控制发展、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导下,以改革促发展。到1988年底,全省建筑企业2614家,建筑业从业人员比1980年翻了一番,达到1万人。

20世纪90年代,全省建筑企业注重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质量,在队伍壮大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装备的提高。1998年,建设部加强了对蓬勃发展的建筑业的企业管理,规范了建筑市场行为,推进和扩大了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对建筑企业进行了资质管理。1998年,我省有施工资质的企业3587家,职工平均达到1万人。其中一、二级企业835家,平均1万人,几乎占企业总数的一半。1998年后,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省建委、省建管局关于江苏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全省建筑系统启动了新一轮企业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江苏建筑业的强势企业。

2001年,建设部制定了新的建筑企业资质标准,设立了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企业三个资质序列,增加了总承包专项资质标准,并按照资质序列和等级管理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2002年,建筑企业按照新的资质标准重新申报,江苏省4084家建筑企业获得新的施工资质(不含劳务资质企业,下同)。其中: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4家,总承包一级企业142家,总承包二级企业520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152家,二级专业承包企业574家。建筑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已达1万人。进入新世纪后,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江苏建筑企业规模翻了一番,职工平均人数增加了%。

2007年6月,建设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施工企业应按规定重新进行资质认定。年末全省合格建筑企业达到7017家,比2002年增加2933家,企业数量增长71.8%;合格建筑企业增加到1万家,比2002年增长73.9%

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有特殊资质建筑企业65家,覆盖12个区市,比2007年增加33家,翻了一番。苏南地区特级建筑企业19家,占全省特级企业总数的29.2%;苏中地区建筑业特级企业38家,占全省特级企业数的58.5%;苏北地区有8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占全省特级资质企业总数的12.3%。各区市中,南通特级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0家;其次,南京有13家;扬州和台州分别有10家和8家,排名第三和第四。苏州中一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我省建筑工程总承包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的双优建筑企业。全省66项总承包特级资质涵盖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化工石油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提升了江苏建筑总承包在更多准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一级总承包企业635家,比2002年增加493家,增长%;专业承包一级企业494家,比2002年增加342家,增长225%;具有特殊和一级资质的企业在所有合格建筑业中的比例达到13.4%,比2002年高6.1个百分点。2017年,江苏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比1980年增长12.1倍。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建筑业大胆探索改革,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扩大队伍,建筑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居全国首位。同时,经过多轮企业制度改革,江苏建筑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从改革之初的城乡集体所有制转变为以私营经济为主的多元化格局。截至2017年底,江苏民营企业8483家,占所有建筑企业的95.1%,其中民营有限责任公司5360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2345家,分别占所有企业的60.1%和26.3%。国有控股企业占4%,仅外资和港澳台控股企业

为1%。

二、目标规划引领,生产显著提升

江苏建筑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热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准确预测行业发展方向,抓生产促发展,抓转型促提升,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有效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全行业的生产能力,建筑企业的生产规模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省委省政府和省建筑业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若干经济政策的规定》、《江苏省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农村建筑队伍管理的若干问题规定》和《关于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若干经济政策的补充规定》等,肯定了集体建筑企业的作用,调动了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省乡镇集体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随着招投标制度、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建筑行业的推开,为江苏建筑业的行业发展注入了内在动力,在进一步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方针指引下,调动和发挥了全省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1987年我省建筑业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上升到119.6亿元,比1980年增加了92.3亿元,翻了两番多。

上世纪90年代,江苏建筑业企业不断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积极探索生产经营新模式,从单纯提供建筑劳务向实行承包经营发展,提高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建设项目从普通民用建筑、多层建筑向较大工业项目、公共设施及超高层建筑等大体量工程过渡,企业生产逐年提高。198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为27.3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4万元/人;1996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达到1049.4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4.75万元/人。2002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达到了2199.5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8.8万元/人,劳动生产率水平是1980年22倍。

2003年初,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确立了江苏建筑业2015年长远发展目标,制定了江苏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的战略规划,并提出了为实现目标“三步走”的阶段性量化要求,为全省建筑业做大做强明确了方向。江苏省建筑业在做大做强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江苏建筑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坚持“一体两翼”发展的战术思想,以苏中为主体,苏南、苏北为两翼,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构架以施工总承包公司为龙头、综合性及专业性施工公司为主体、小型劳务分包企业为补充的新型模式,使大、中、小型施工企业分工明确、协调配套,形成一个新型的、高效有序的承包体系。大、中、小企业错位经营,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实力。2003年,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94.9亿元,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10.1万元/人,比上一年分别增长了27.1%和15.0%,江苏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6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达到5424.85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14.3万元/人;2007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010.6亿元,成为全国建筑业生产总量最大的省份。2009年,江苏建筑业总产值超万亿元,达到10264.9亿元;2010年江苏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超20万元/人;2013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超2万亿元,达到21990.8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进一步推动江苏建筑业的发展,引导建筑业转型升级,向建筑业强省跨越,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加快推进全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实施意见》,先后与云南、贵州、广西、新疆、广东、福建、海南、湖南、湖北、浙江等十多个省份签署了建设领域战略合作协议,不断鼓励江苏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建筑业向现代化产业升级,在建筑施工企业推广BIM技术,探索企业信息化、建筑工业化和员工职业化的路子。在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江苏建筑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避免盲目扩张,在提质增效上发力。5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万亿元,超过前35年建筑业总产值总和。2017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7956.7亿元,连续十一年保持全国建筑业生产规模最大的领先地位,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国占比高达13.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7万亿元,建筑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27.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7956.7亿元,生产规模扩大了1023倍,年均增长20.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从1980年的3189.8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232034.2万平方米,共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2.2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2.3%。建成竣工房屋面积从1980年的2296.1万平方米增加到75454.3万平方米,年均增长9.9%。共完成竣工房屋面积89.6亿平方米,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建筑业为全国人民平均每人提供了6.4平方米的可用房屋面积(按2017年末全国总人口13.9亿人计算)。

三、科技创新驱动,行业自信增强

跨入新世纪,江苏省建筑业进入了第十个五年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建筑业工程技术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工法,规范建设施工行为,有效提升施工能力,提高工程质量。2001年至2005年,全省共评选省级工法165项,其中17项被评为国家级工法。共建立了584项省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其中374项工程已经通过验收;共有15项工程被确定为国家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全省建筑企业的施工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技术、超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靠科技支撑建设了以润扬大桥、南京奥体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体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的大型工程项目。全省建筑企业科技进步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詹天佑奖4项,鲁班奖77项(其中参建奖36项),国优奖10项,华夏奖7项,国家级装饰优质工程奖40项,国家级QC成果43项。

“十一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六大人才高峰”建设深入展开,高中低三级培训有序有效,形成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全省有上千项工法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工法,拥有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200多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多项工程通过了国家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验收,500多项工程通过评审被授予省级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平均每平方米节省造价45.58元。坚持“工程示范、现场管控、科技创新、管理突破”,全省建筑工程质量继续上新台阶,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覆盖率与合格率均达100%,100多个住宅小区被评为“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示范小区”,老百姓对住宅工程质量的投诉明显减少。评选QC成果一等奖100项,二等奖150项,三等奖250项,数量和水平都比“十五”有很大提高。大力推行精品工程战略,全省累计获得“鲁班奖”和“国优奖”各63项,总数列全国第一。在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中,江苏建筑企业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可靠的施工水平和较高的质量信誉成为除东道主上海之外承担世博场馆建设项目最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的省份,共承担了15个世博会场馆总包项目。苏中集团承建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获展馆设计金奖、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大奖;中江公司承建的沙特馆获创意展示金奖;南京成道建设公司承建的韩国馆获展馆设计银奖;省建设集团承建的俄罗斯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银奖;苏中集团承建的爱尔兰馆获展馆主题演绎铜奖;常州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气象馆获评委会特别奖。

“十二五”期间,江苏建筑业工程质量实现新突破,奉献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精品杰作,全省共获得“鲁班奖”77项、“国优奖”118项,总量继续保持在全国首位,较“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其中不仅有东南大学教学医疗综合大楼、扬州市文化艺术中心这样的文化医疗用房,也有南京市江宁区联创科技大厦、新疆自治区特变电工科技研发中心等科研用户,更有南京雨花区岱山经济适用房项目这样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建设项目。创建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1285项,较“十一五”期间增长30%。全面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突出抓好房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从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各个环节落实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十二五”期间全省受监工程8.48万项,建筑面积8.83亿平方米,全省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覆盖率与合格率均达10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建筑产品安全、绿色、美观有了更新的要求。2016年是“十三五”起步之年,全省共获国家“鲁班奖”7项,国家优质工程13项,获奖总数位于全国前列;南京燕子矶新城保障性住房项目获2016年度获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优秀住宅小区金奖;28项工程获中国安装优质工程(安装之星)奖;286项工程获全国建筑装饰奖(建筑装饰类198项,建筑幕墙类88项);获全国建筑装饰设计奖13项。499项工程获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

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严酷环境中混凝土结构钢筋高效阻锈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等5个项目获2016年度华夏建设科技奖;“冬夏双高效空调系统关键技术及建筑节能集成应用”等3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铰链式混凝土生态护坡关键技术创新及其推广应用”等4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南京地铁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等25个项目获江苏省建设优秀科技成果;“中国常熟世联书院(培训)项目(一期)”等16个项目获2016年江苏省绿色建筑创新奖。

建筑施工技术和工法的创新,建筑产品国优省优荣誉的取得,极大鼓舞了江苏建筑人的士气,提升了江苏建筑业在行业中的自信。

2千块买个中专证 建筑工程类专业大类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迅速发展和繁荣。广州市土地与房地产管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适合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主要培养建筑工人、图书管理员、监督员、安全员、测量员、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和操作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广州市国土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房校)历史最悠久、基础最深厚的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懂理论,注重实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知名。他们为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主要开设建筑工程基础、土木工程图纸阅读、建筑结构施工图阅读、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基础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员实习等专业核心课程。还可以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开设钢筋抄制加工、建筑工程监理概论等选修课。现在国家正在推广建筑节能和环保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历史最悠久、办学基础最深厚的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懂理论,注重实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知名。他们为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三级技能大赛中,建筑工程与施工专业学生在多个项目上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获2010年广州、广东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测量一等奖(学生组),2010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一等奖(中等职业组)。2011-2015年获省市中职生技能竞赛工程测量竞赛二、三等奖,2016年、2017年分别获全国职校技能竞赛(中职组)

在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建筑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房校2015级建筑专业6名学生参赛,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建筑专业的学生也经常在广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建筑CAD比赛中获奖。2013年、2015年获全国职业学院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组)建筑装饰技能大赛三等奖。

学校与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房地产监理有限公司、广东海富消防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员工培训、教师实习、学生实习、信息交流、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房校建筑工程与建筑专业学生可选择参加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32级考试就读全日制高职院校,学生也可参加“三证”高职高考继续深造。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对中职生更有利,只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不需要参加语言、数学、英语等基础课。

学生可以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在就业方面有优势,并有保证接受高等教育。

住房学校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进入“试点

你也可以通过成人高考,在业余时间参加广州理工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大学课程,拿到一张业余大学文凭,既能保住一份好工作,又能拥有高水平的学历。

毕业后大部分岗位是施工员、测量员、监理、资料员等。入职初期月薪3000。积累一两年经验后,可取得二级建造师等证书,担任项目经理、测量监理,通过自己的努力,月薪过万。由于建筑专业的专业知识广,动手能力强,所以跨国成功的案例很多。

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案例

曾乐嘉,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校担任班长和学生会主席。2012年7月,学校推荐实习单位,主要在广东梅州工作,从事室外测量实习,工资1500元。2013年8月起加入佛山万科,担任维修工程师,月薪5000元,含五险一金。经历了之前职场的残酷和现实,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先申请了成人高考提升学历。看当时碧桂园的发展平台,2015年8月成功进入碧桂园公司,月薪6400元,含五险一金。通过这次跳槽,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和不足。进入之后,我就像回到了实习的开始,精力充沛,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完成了一个个安排好的所有工作和指标。2017年5月进入碧桂园集团佛兆区,担任客服主管,年薪12.6万元。2017年6月,他一个人在佛山管理一个项目,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工资涨到了15万年薪,并承诺2018年提升客服经理的职位。

年级黄泽建自2015年7月在中等职业学校实习至今,一直在深圳市平山区综合大生活广场创新广场项目部工作。从项目开荒牛开始,他就一直负责建设工程技术资料、业务等项目工作的很多方面。从懵懂的少年,通过在中职学校学到的建筑专业知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帮助,他现在是项目唯一的负责人。

大四学生陈新培,高中毕业,去房校学建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在一家软装公司做业务员,主要负责墙面覆盖的窗帘壁纸销售,工作半年后辞职做业务员。期间在老家发现了硅藻

泥装修建材是一块大市场,2016年就回潮州,代理了一个品牌开始创业之路,先后完成潮州恒大城,恒大山水城几十套单元,自建别墅多套,以及承接镇政府、村委会会议厅等大型工程项目。

相关阅读

  • 维修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2019年护林员个人工作总结
  • 中国未来建筑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 中药产业专业委员会 专业委员会秘书
  • 中药学专业就业前景 建筑工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程专业大学排名
  • 2千块买个中专证 建筑工程类专业大类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招聘 装配式建筑安全吗
  • 澜沧到临沧 思茅到澜沧 澜沧电影最新动态
  • 3xxoo动态图最新网址
  •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
  • 标签: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