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2月6日讯 (通讯员 曹诚为 记者 张大明)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城市空间规模快速膨胀发展,从局限于芝罘区一区逐渐扩展为四区(行政区划),老城区发展空间日趋饱和,新城区空间迅速扩张,在“蓝、黄经济区”“一带一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等重大历史机遇的背景之下,“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五区融合”“东部突破牟平”“东部海洋经济新区”“西部新港城”“城市南进、科技东进、服务北进、产业西进”等发展策略纷纷提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此外,城市对外交通末端地位也逐步得到改善,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优化,“山海仙境”的城市特质进一步凸显,并陆续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荣誉,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烟台市共开展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本篇将结合历次总规的主要内容,回顾烟台市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拨乱反正梳理期(1978-1984年)
1978-1984年期间,烟台市的城市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下,逐步回到正轨,虽然城市新区开拓较少,城市空间拓展缓慢,但城市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配套、道路系统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1977年底,烟台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为1949年的120倍。新建了许多工厂和住宅,市政建设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逐步完善起来。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烟台地委、行政公署启动城市发展规划。1978年,《烟台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由南京大学承担编制修订任务,于1979年获得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复。
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该版规划中,根据城市用地条件、布局现状和发展建设项目的要求,城市发展方向主要是南、北、西三个方向,并应向高空、大海要地。按集中布置方式划分为7个片区,分别是旧城区、城西区、西郊区工业区、北岛区、城南区、城东区和西沙旺区。
在工业布局方面,对规模较大,水电交通条件要求高,有污染的新建工业及旧城迁出的工厂,大部分应安排在西郊工业区。
在对外交通方面,规划提出港口应按照烟台建港指挥部1975年对烟台港进行的调查和规划进行布局和发展。铁路应充分发挥烟台站的潜力,就地进行技术改造,增加编组线和到发线,延长发线长度和扩大站场,改造客运站。公路应开辟南环路,即将牟福公路改造打通,提高公路等级(为二级),东西过境车辆经黄务。航空建议利用牟平县境内的莱山军用机场,适当扩大和改造,使其成为平战结合、军民两用机场。
在对内交通方面,重点是构建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干道10条,东西向4条(跃进路、北马路、大庆路、红旗路)、南北向6条(解放路、海港路、大海阳路、青年路、化工一路、化工二路),主干道除跃进路(即现南大街)宽为44米外,其余均为30米;规划次干道12条,东西向4条(环山路、化工南路、二马路、化工北路),南北向8条(胜利路、建设路、珠玑路、环海路、供电路、西南河路、建材路、幸福路),宽度为25米。
该版规划也提出了对生活居住区的规划建议,即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旧城,近郊农村居民点统筹进行配套建设,加速西郊居住区的配套建设,重点建设白石村、凤凰台、幸福村3个小区,并逐步对珠玑、大疃、世回尧三个农村居民点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配合居住区的改造和新建,统一规划布局公共建筑。将市中心设在西南河与跃进路交叉口,跃进路两侧安排市级以上的公共建筑。
此外,本次规划还对城市绿化、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人防工程、环境保护、抗震、防洪防潮、郊区公社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划研究与布局。
在该版《城市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期间,烟台市区已开始突破东、西炮台山和环山路,南郊的文教科研区、东郊的休疗养区、西郊的工业区及居住区开始有所发展。由于城市建设的方针以工业生产为主,西郊工业区的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合成革厂等一批大型化工企业在西郊成立。南郊规划定位为文教科研和轻工业区,在1980年前后建成了烟台师范学院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同时东郊休疗养区的定位也进一步加强,1982年东山宾馆建成,成为烟台级别最高的休养区。由于对旧城区“采取‘充分利用,加强维修,逐步改造’的方针”,城市新建筑主要以公共建筑为主,并布置在南大街和北马路以及海港路附近,1985年城市中位于海港路、南大街交叉口的第一栋高层建筑——劳动大厦建成,按照规划确定的市中心位置,在海港路附近形成了烟台商业文化中心的雏形。针对当时“职工住宅、公用建筑少而简陋,分布不合理(西工东宿),公用设施落后,旧城区建筑密度过高,公共游憩和绿地太少”的现象,从1970年代末期开始,奇山、凤凰台及幸福河等住宅小区兴建,一些大企业单位也开始建设住宅小区,到1980年共扩建新建了15个住宅小区,基本解决了城西及西郊工业区居住区少的问题。根据规划,烟台山经修整成为公园,1982年历时6年的南山公园建成,弥补了城市绿地少的缺憾。道路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通向南郊的大海阳路成为城市的南北向干道。
城市建设启动期(1985-1992年)
1983年行政体制改革,原烟台市与福山县合并,组建为省辖市。1984年烟台被确立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福山城区以北至海滨成立,烟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原烟台市和福山县城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的要求,为了保证城市各项事业的合理发展;开创城市建设的新局面,烟台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修订城市总体规划。1985-1992年期间,随着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烟台市的城市建设开始增速,城市向东、南、西方向逐步拓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旧城改造拉开序幕,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完善,山、海资源的保护开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得到重视。
1984年烟台市域辖芝罘、福山二区和荣成、文登、乳山、牟平、海阳、莱阳、栖霞、蓬莱、长岛、黄县、招远、掖县共12县,代管威海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815万。市区总面积835平方公里,由芝罘区和福山区组成,建成区面积34.7平方公里,人均117.3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11.5平方公里,占33.1%;工业用地10.2平方公里,占29.5%;仓库用地5.3平方公里,占15%;对外交通用地3平方公里,占8.7%。至1984年底,市域总人口69.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9.6万人(包括芝罘区城区人口27.5万人,福山区人口2.1万人)。基本人口占49.8%;服务人口占11.2%;被抚养人口占39%,表现出劳动就业容易,服务水平较低的特点。198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06.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3.92亿元。市区(芝罘区及福山区)工业产值16.8亿元,其中轻工业67.4%,重工业32.6%,属轻型结构。
这次修订总体规划,是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在1984年1月和9月两次邀请全国城市规划专家评议和论证的基础上,先编制“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大纲”,由全市各业务部门分别编制各项专项规划,经过综合平衡后再次通过各方面讨论、补充修改。最后,经过城乡建设部在烟台举办的“开放城市规划训练班”的中外专家论证后定稿,即《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为了保证城市规划的完整性,这次修订总体规划除芝罘、福山两区外,把原上报批准的开发区规划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以协调与芝罘、福山两区的外部联系,搞好总体布局。
在市域规划层面,本次规划提出以烟台市区为中心,龙口、莱阳、威海为次级中心,县城为中间环节,乡镇为基础的,由北部沿海和蓝烟铁路“工”形轴线4个组群组成的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形成不同等级、功能各异、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城镇群体。规划城镇网由144个城镇组成,总人口250-280万人,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0-35%。
在中心城区层面,从总体布局、用地功能、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总体空间布局来看,规划以芝罘区为中心的沿海城市群布点形式,即带状组团结构,包括芝罘区、东郊区、南郊区、福山区、开发区以及预留八角、马山寨两个弹性区,多区相对独立,由天然河流、山脉及绿地作永久隔离带,并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城市合理、协调发展的需要,确定控制芝罘、发展福山,建立开发区、开辟东郊、调整南郊、预留八角、马山寨的发展原则,使集中与分散、远期与近期相结合,既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又保持小城市的优良环境,确保城市远景发展有较好的弹性。
根据现状及发展条件,工业区以集中布置为主,无污染工业分散在生活区,生活区以中心区为主的多区多组团配套相结合;对外交通与仓储布局尽可能达到联运配套的总要求。
在对外交通方面,规划重视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海港运输上根据烟台市城市布局结构,集疏运能力及发展用地条件,统筹安排城市与港口协调发展,芝罘湾港区设计能力控制在700-1300万吨/年;根据可行性研究以建设八角龙洞嘴深水港区为港口发展方向。铁路运输上为解决烟台铁路联运问题,远期需建蓝烟复线和烟潍及烟威线;市区主要改造站场,以适应城市发展及港口集疏要求。公路运输上根据区域交通系统规划需要,在半岛北部规划建设贯彻东西的高速公路及由烟台至青岛的高速公路,形成烟台市区对外运输,港口集疏的重要动脉;改造烟黄、烟青、烟莱、烟荣、烟招、烟乳六条公路为地方公路,并提为一级至二级公路标准;增辟烟台市郊至市区的入城公路,打通上夼经福临夼、梁家至樗岚、上夼经远陵夼至解家两条公路,其中宁海口、丈八口需设隧道;为满足公路客运要求,现有市汽车站扩建为汽车总站,在开发区、黄务、东郊新建汽车分站,改造福山汽车站。空港方面规划近期建设大型机场。近期客运为主,远期发展货运。
城市道路系统适应总体布局的特点,应保证各城镇之间与功能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及多种货物集散点物资的安全快速疏运,布置主次结合、功能明确的道路网。规划道路网的布置形式根据自然条件及现状条件,采用方格式与自由式相结合的混合形式,按三个系统规划道路骨架。快速货运干道及外环路:自港口向西平行铁路布置快速干路,是主要疏港道路及货运干道,至夹河向南转玉树庄与高速公路相连接,向西北通开发区,向西接烟潍高速公路;芝罘区南部连接福山与牟平的道路为外环路。中心干道系统:五个区域的中心干道,延伸连接形成城市主干道系统,主要有由大学区经东郊接待区、芝罘区至福山区中心道;福山区至开发区中心道路;开发区至芝罘区道路及芝罘区至南郊区道路。网状次干道系统:多城区之间除规划一条主干道外,布置两条辅助道路以保证城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内道路间距400—600米,道路系统按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区干道及游览路分类布置;快速干道主要为疏港及城市货运干道;主干道是城市中心干道和联系各城镇的道路,总长度64公里;次干道为城市辅助干道,总长度l09公里;游览路是行驶小汽车和步行风景路,规划长度20公里。规划主次干道总长173公里,道路总面积582万平方米。
此外,本次规划还对园林绿化、城市供水、防洪排水、供电、通讯、煤气、城市供热、人防和防震、环境保护、旅游服务、公用设施、郊区建设等进行了相应的规划研究与布局。
自1985年以来,市区西部开始建设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了西郊工业区和西沙旺生活区,马山寨、八角二个弹性区得到有效地控制,城市向东、南、西方向逐步拓展。由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轻工业的快速增长,烟台一度成为北方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建设资金的积累,从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烟台的城市建设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快速拓张发展期(1993-2010年)
为使城市规划更具有宏观的法律效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推动烟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92年秋,烟台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的有利时机,决定编制新一轮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勾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新蓝图。1992年10月,烟台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三会议,提出了编制新一轮烟台市总体规划的意见。烟台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3月,成立“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省建委把烟台市列为山东省新一轮总体规划的试点城市。
1993-2010年期间,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烟台市不断“东进、南扩、西延”,城市空间跳跃性拓展,组团型带状城市结构逐步呈现;城市功能布局继续优化,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逐步迁移到东部;交通系统更加完善,形成“一环、四横、五纵”的道路系统框架,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也逐步完善。
总结以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北京、大连、珠海等城市的经验,自1992年秋起至1993年4月,由市规划局主持,市计划、交通、建设、电力、电讯、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助,编制了《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就烟台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结构、主要基础设施工程和城市风貌进行论证。《大纲》于1993年5月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查同意。为了吸取国内城市规划先进经验,1993年7月中旬,邀请建设部、省建委及兄弟城市十几位专家来烟台,对《大纲》进行技术咨询。新加坡国家规划局原局长刘太格先生来烟期间,也对烟台市总体规划提出一些宝贵建议。 在《大纲》编制的同时,启动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各项专业的编制。7月下旬开始,烟台市规划局和武汉城建学院规划设计院全面展开规划编制工作。1993年12月20日—23日,在烟台由建设部和省建委主持,对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全国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又对规划进行了全面修订,编制完成《烟台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993-2010年)》。
该版《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莱山机场东西方向以北至海滨,东到牟平沁水河和养马岛,西至福山区八角和蓬莱市大季家镇,总面积47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远期至2010年,近期到2000年。对规划期后用地布局作远景展望,远景不设定年限。由于烟台市是沿海开放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提出烟台市城市性质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通过对城市规模的研究与预估,规划2000年城市人口80万人,至2010年城市人口120万人。规划2000年城市总用地140平方公里,至2010年城市总用地240平方公里。
城市的空间布局仍然是该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规划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以烟威、烟青、烟福一级干线公路为轴线,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带分隔,组成滨海组团式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划分为芝罘、福山、开发区、黄务、莱山、初家、牟平、八角八个组团,各组团自然分隔,有机联系。城市各组团自然隔离带包括:辛安河、鱼鸟河之间绿化带,分隔牟平与初家组团;岱王山、归岱山,分隔初家与芝罘组团;岱王山南麓山脉,分隔初家与黄务组团;外夹河分隔黄务与莱山组团;夹河及其沿河绿带,分隔芝罘与福山、开发区组团;黄金河、柳林河之间绿化带,分隔开发区与八角组团。
在城市功能布局方面,烟台市的工业布局规划为高新技术工业,主要布置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初家凤凰高新技术开发区、黄务卧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工业,主要布置在芝罘湾和八角港保税区以及烟台、八角、牟平港陆域后方和莱山机场以西地带;大型工业,主要布置在八角组团;一般工业,布置在芝罘、福山、牟平和开发区组团。城市仓储布局规划为大型中转、储备仓储区,布置在芝水、楚塘片,芝罘湾港区、八角港区和牟平港区后方;为城市服务的仓储区,安排在珠玑站以北地带;危险品库布置在铁路福山站后方。城市居住区布局在各组团配套布置居住区,工业、交通建设项目的生活配套设施布置在所在组团;重点发展黄务、牟平、福山组团生活区,控制芝罘组团中心区、西沙旺生活区的建设,中心区一般不建多层住宅,逐步改造为高层住宅区,高级公寓和高级别墅区安排在初家组团北部和八角组团南部。城市文教设施布局包括大专院校安排在初家组团南部、烟威路以东至海滨地带,中等专业学校主要安排在黄务组团北,中小学和幼托按高于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和合理半径均匀布局在各组团生活区内。城市体育设施布局包括城市体育中心位于东郊大学区范围,结合大学区体育设施建设部分大型体育场馆,保留各组团现有体育场馆,按高于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合理布置各组团和大专院校、中学、小学体育设施。城市科研基地布局安排在黄务组团的烟青路西侧,福山组团芝阳山南,开发区福来山周围,以及初家组团大学公用区。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重点扩建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青年路医院、凤凰台医院、职业病院、福山医院、牟平医院、中医院和助血站;扩建现有专业医院,东方红医院扩建为儿童医院,按高于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和合理半径,均匀布局各组团普通医院。城市旅游区布局重点开发金沙滩旅游区、养马岛旅游区、南山旅游区、马山寨旅游区和其他海滨旅游区;金沙滩旅游区包括八角以南、开发区和西沙旺海滨以及芝罘岛、崆峒岛区域。城市市场布局重点搞活城市流通,方便居民生活,各组团合理布局各类市场特别是低值的农贸市场,建立中等、批发、零售结合的市场体系,新建居住区留足农贸市场用地。旧城区,利用兴建的部分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底层,近期作农贸市场。逐步取消马路市场。
在该版规划中,烟台市的城市中心规划于芝罘组团东、西炮台山之间,南山以北至海滨,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中心位于青年路以东、虹口路以西和毓璜顶东西以北的海滨地带,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次中心,位于黄务组团中心地带,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各组团中心,面积0.5一O.8平方公里。其中,行政中心,位于毓璜顶以南、南山公园以北,面积约20公顷;商业中心,位于海港路、青年路、南大街、北马路所围绕的地带,面积60公顷;商务中心,位于西沟街地带,面积30公顷;流通批发中心,位于宫家岛村北、化工二路以西、烟福一级路以南、夹河绿带以东地带,面积70公顷;科技中心,位于环山路以南,华侨宾馆以西的科技公园内,面积5公顷;文化交流中心,位于文化广场,面积2公顷;体育中心,位于初家组团大学区南部,面积100公顷。国际商贸金融中心,位于二马路以北、解放路以东的海滨地带,面积30公顷;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位于初家组团北端、迟家村以西,面积70公顷;国际旅游度假中心,位于马山寨地区,面积约300公顷。
在城市对外交通方面,铁路运输要加快蓝烟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德龙烟铁路仍按原城市总体规划走向和站场布置,八角至中心区段,预留复线位置。烟台、大连间铁路轮渡,近期在珠玑站出线至芝罘湾港区轮渡码头,后期通过八角站,将八角轮渡码头与德龙烟和蓝烟铁路相连接,形成中国东部南北海上铁路通道。港口运输目标为芝罘湾港区远景发展规模年吞吐量3000万吨,并确定相应约岸线和陆域,客运滚装移至西港池一突堤,烟大铁路轮渡和货运滚装,近期安排在四突堤,八角港为大型散货和集装箱运输港口,牟平港主要作为牟平电厂的煤炭专用运输港和芝罘湾港区的分流港。公路网系统由国道、省道、市道、镇道组成,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接点为大外环路,国道204国道烟台至上海,206国道烟台至汕头,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004省道烟台至威海达到一级公路标准,022省道烟台至青岛达到高速一级公路标准,市道中的烟(台)一一乳(山)、烟(台)一一招(远)、烟(台)一一黄(城)、烟(台)一一观(水),提高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空港运输要进一步改造完善莱山机场,作为地区性民航机场,创造条件建设莱阳冯格庄胶东国际机场。
在城市对内交通方面,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建立以快速交通为骨干、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城市道路为以方格式网为主,局部地段为自由式路网的混合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城市主干道,横向有长江路、大庆路,烟福路、只楚路、南大街,北五路、红旗路,轸大路;纵向有衡山路、福海路,化工路、只楚南路,环海路、大海阳路、烟青路,解放路、迎祥路、丈八口至机场路,烟威路。建立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由高速路和快速路组成,高速路为l#路,城市大外环路,东起牟平,西至八角,与022省道、疏港路、204国道、206国道交汇处,设置大型互通式立交;快速路为城市东西方向设置2#快速路,即轸大路和原204国道福山城区段;3#快速路,即红旗路、北五路;4#快速路,即二马路、北马路、芝罘屯路、大庆路、长江路,其中北马路、芝罘屯路段为高架路;城市南北方向设置5#快速路,即南迎祥路经丈八口至机场路;6#快速路,即疏港路;快速路之间和与城市主干道交汇处,设置埠岚西、黄务南、西牟、金沟寨、上夼、世回尧、合成革西、小北疃等互通式立交桥。
在城市绿化方面,规划提出山体绿化要加速市中心区南山、岱王山、归岱山(75米等高线以上)、乳子山、芝罘岛和开发区的福来山、八角的峰山、福山的青龙山、牟平的南山等山体的绿化工程建设。组团隔离带绿化要保护和加强各组团间永久性绿化隔离带建设,包括黄金河与柳林河之间、夹河两岸、鱼鸟河与辛安河之间绿化带,其中黄金河、柳林河和鱼鸟河、辛安河两岸各保持500米绿化带,其他地带可发展生态农业。夹河两岸,自大沙埠、永福园以北至入海口,保持600—1000米绿化带;以上地段河流两岸,各保持100—200米绿化带。区片隔离带绿化,包括八角祁雨山至海滨,开发区岗嵛山至海滨,南山经娄子山、西炮台、合成革厂东至海滨,南山经蝎子顶、毓璜顶、港站广场至海滨,南山经葡萄山、二马路游园、虹口路至海滨,南山经东炮台山到海滨,南山经玉岱山至海滨,凤凰山经逛荡河两岸绿带至海滨等几条绿化带。海滨绿化要加强八角至沁水河口的海滨绿化带(不包括八角、芝罘湾、牟平港区)绿化,八角至芝罘大疃西,逛荡口至辛安河口,600—1000米宽(现状超出部分,保持现状);市中心区烟台山至逛荡河口,100—150米。河滨绿化要巩固和提高大沽夹河两条主干流内夹河、外夹河和辛安河两岸绿化,尤其是门楼水库、老岚水库、高陵水库水源地保护林建设。
此外,本次总规还包括城市给水排水、城市能源、城市通讯、广播、城市防灾、城市环境保护、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等内容。
1994年莱山区成立、牟平县划为牟平区,烟台的城市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区用地范围继续向东、南扩张,并将牟平城区首次纳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1993版《城市总体规划》延续了上版规划中带状组团的空间结构形式,并进一步调整为由芝罘、福山、开发区、黄务(原南郊区)、初家、莱山、牟平、八角等8个组团组成的带形组团结构。由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总体上看,1994年到2000年之前,城市建设相对较为平静,其中,为迎接两届专项国际会议召开,所进行的会展馆建设和环境整治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位于东炮台山下的会展馆和月亮湾一带很快成为烟台现代城市景观的代表;海滨浴场和天地广场的建设及众多现代气息浓郁的厂房建设是这一时期烟台城市建设的亮点。绕城、疏港高速公路、套子湾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则为下一阶段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自2000年起,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山东省对烟台市扶持力度的加大,烟台的城市建设开始从城市空间格局、功能布局、交通系统构建、基础设施的建设、宜居建设等多个方面急剧推进。
规模品质共进期(2011年以来)
进入21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2005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即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多方客观条件的推动下,2005年年初烟台市向原建设部提出总体规划修编申请,并于3月获批;其后,委托上海同济大学陈秉钊教授领衔编制《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2006年11月15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行政审查。之后,由于国家及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之中,因此审批工作暂停。2010年12月,山东省住建厅下发《关于补充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报批成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烟台市将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进行更新、规划期限由2006—2020年调整为2011—2020年后形成新的规划成果,并上报山东省政府。经过4年时间的进一步审查和修改完善,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批准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终获批复。
2010年烟台市生产总值(GDP)4358.46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创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高于山东省和全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平均增幅。2011年以来,烟台市经济稳步增长,城市建设成绩斐然。市域空间形成了“一带一轴”的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用地以东西两翼拓展为主,向南扩展为辅,组团空间结构稍有弱化。对外交通设施逐步完善,缓解了烟台交通末端的困境,内部交通路网进一步得到梳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传承得到强化,城市宜居品质也更加突显。
该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分为三个,其相对应的规划范围为:市域:烟台市行政管辖区,包含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五区,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七个县级市和长岛县,面积约1374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北至海滨(包括养马岛、崆峒岛全境),东至牟平区东环路,南至荣乌高速公路及规划绕城高速公路,西至平畅河,总面积约74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烟台市五区(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开发区)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和栖霞市桃村镇,总面积约3002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通过研究,未来烟台市的城市性质为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职能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的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
规划首先对市域城乡统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规划预估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90万人,城镇人口553万人,城镇化水平70%。规划引导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带一轴”的空间结构,一带为“北部滨海城市带”,沿北部海岸线形成滨海城市带,并与东部的威海共同构成山东半岛北部滨海产业带,其中烟台、蓬莱、栖霞形成紧密联系的一体化地区。一轴即“烟——青”发展轴,以铁路、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为依托,带动沿线城镇集聚形成发展轴。
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总体为“一心两带”结构,“一心”即烟台市,“两带”即北部沿海产业带和“烟——青”产业带。北部沿海产业带包括北部滨海五城市(烟台、蓬莱、招远、龙口、莱州),重点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机械制造产业带和临港产业带,“烟——青”产业带即沿“烟台——莱阳——青岛”交通轴的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食品深加工和机械产业、生态环保型产业和物流业。
在生态结构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构筑“一轴两带五廊道”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生态结构体系。一轴:以罗山、艾山、牙山、昆嵛山为支撑,连接周边山地丘陵、大型水库,形成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生态保护轴线;两带:分别是北部和南部沿海保护带;五廊道:规划在市域形成五条生态廊道,生态廊道与生态保护轴带垂直,连通主要生态保护区,形成网络化的生态格局。
规划还对市域交通体系提出了强化北部滨海城市带和“烟——青”发展轴“T”型交通骨架,构建由海港、空港、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议。规划烟台南站、烟台站、烟台港客运中心、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为烟台四个大型客运枢纽;规划烟台港西港区、烟大铁路轮渡、福山编组站为三个大型货运枢纽,在芝罘湾港区和开发区西部形成两个大型综合物流园。在荣乌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烟海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龙口——青岛高速公路、蓬莱——栖霞高速公路和烟台外环高速公路,形成市域“环海加十字”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龙烟铁路。预留环渤海城际轨道交通引入烟台的条件。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为国内干线机场,机场近期飞行区等级为4D,远期飞行区等级为4E。并将烟台港划分为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东港区、蓬莱西港区、栾家口港区、莱州港区、海阳港区、长岛港区、牟平港区。其中,芝罘湾港区、烟台港西港区、龙口港区为规模化、专业化的综合性港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其它港区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
“三区划定”是城市总体规划对市域空间的重要管控措施,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成区进行空间管制。
中心城区是该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二个研究层次。通过规划预估烟台中心城区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55平方公里,人均110.9平方米。为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划定规划期内城市开发建设的集中区域边界,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约740平方公里。
在空间布局方面,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方向为“积极拓展东西两翼,适度向南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以芝罘滨海地带为中心,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城岛相映,融山、城、海、岛于一体”的城市格局,以天然河流、山体和永久性绿带分隔,形成芝罘、莱山、开发区、福山、牟平、八角等六大组团,构成多组团、多核心的滨海带状组团城市结构。针对不同组团,形成中心城区功能布局:芝罘组团是以行政、文化、商业金融、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中心区,规划人口规模为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莱山组团是以文教科研、高新技术为主的功能区,规划人口规模为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47平方公里。牟平组团是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综合功能区,规划人口规模为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5平方公里。开发区组团是以工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发展区,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5平方公里。福山组团是以工业、物流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发展区,规划人口规模为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八角组团是以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主的新港城,规划人口规模为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6平方公里。
在用地平衡方面:中心城区规划居住用地6112.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0%,规划居住用地形成八个居住片区:八角居住片区、开发区居住片区、福山居住片区、幸福居住片区、芝罘旧城居住片区、黄务居住片区、莱山居住片区、牟平居住片区。规划公共设施用地5355.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1%。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43.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规划商业金融业市场用地272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7%。并形成“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商业金融业服务体系。市级商业金融业服务中心位于建设路以东、解放路以西、南大街以北。在烟台市体育中心以东规划建设集会议展览、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烟台国际会展中心。各组团分别形成组团级商业功能区。每5万人左右划分一个社区,配置相应的商业功能区。规划3条历史文化商业街, 7条特色饮食街, 3条高档名牌产品商业街, 8条综合商业街。规划建设6个市场群。规划文化娱乐用地634.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规划形成“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城市文化娱乐体系。市级文化娱乐中心:以芝罘区南大街南侧的烟台市文化中心为主,重点布置大剧院、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烟台书城、烟台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体育用地170.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7%。按规划建设烟台市体育中心。结合滨海旅游区,建设体育休闲基地。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5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6%。按“市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配套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141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5%。规划在莱山组团东部建设全市的高教园区。规划工业用地544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3%。规划形成五大工业区,分别为八角工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福山工业区、莱山工业区、牟平工业区。规划仓储用地25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规划开发区八角仓储区、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仓储区、福山铁路编组站仓储区、莱山工业区仓储区、牟平仓储区五处大型仓储用地。
在生态景观方面,规划绿地3859.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5.1%,城市绿地率为35%,绿化覆盖率为45%。规划绿地系统结构:“一环、三片、五带、十七园”。一环:指沿城市外围绿化环。三片:指城市南部三块面积较大的生态山体区。五带:城市组团间的五条带状绿地,分别为柳林河绿带、夹河绿带、蓁山绿带、塔山绿带、辛安河绿带。十七园:包括8个市级综合性公园和9个市级专类公园。
在城市交通方面:规划道路广场用地2804.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0%。规划6条快速路、9条交通性主干路组织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辅以城市主、次干路疏解组团内部交通;规划两条疏港路解决西港区的货运交通。6条快速路构成“两轴四联”的快速交通结构。两轴为:荣乌高速(八角立交桥——酒馆立交桥);206国道——永达街——红旗路——观海路——莱山快速路(轸格庄立交桥——规划外环高速路)。四联为:福环路(西环)、化工南路、山海路(红旗路——规划外环高速路)、牟平东环路(荣乌高速——规划外环高速路)。9条交通性干路为:八角横四路、八角十七路、长江路——幸福南路——芝罘屯路、化工路、大海阳路——机场路、港城大街、迎春大街——澳柯玛大街——源盛路、北关大街西延段——北关大街、东关路。两条疏港路为:纵六路、港区十路,其中纵六路与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并规划滨海路为城市旅游道路。
该版《城市总体规划》对烟台市的城市特色和整体城市设计也进行了研究,提出整体景观风貌规划为“一核一带多轴”结构。“一核”为芝罘组团的都市空间核,是城市商业、商务、旅游中心。“一带”为沿海自然及人文景观带。“多轴”分别为城市文脉轴、城市发展景观轴、自然景观轴和城市生态轴。规划八角——芝罘岛、芝罘岛——养马岛两段滨海景观风貌带。八角——芝罘岛滨海景观风貌带总体特点是轮廓线低平,芝罘岛以自然景观为主,八角以港口景观为主,金沙滩则形成以开放空间为特色的景观亮点。芝罘岛——养马岛滨海景观风貌带总体特点表现为人工竖向轮廓与山体的交替、穿插。
此外,该版总规还包括基础设施规划、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旧城更新规划、远景发展构、规划实施等多项内容。
自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烟台市发展建设基本上按规划逐步实施,产业快速扩张,经济稳步增长,建设成绩斐然。总体上有效引导和控制了烟台市的城市空间格局,并对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效指导了下层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在城市发展方向上,烟台市用地扩展呈现东西两翼拓展为主,向南扩展为辅的特点。其中,向东拓展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向西拓展建设用地13.7平方公里,向南拓展建设用地7.4平方公里。总规实施以来,烟台市政府先后将西部西港区、东部滨海生态城等区域作为产业开发建设重点,伴随着城市建设重心的变动,城市发展方向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在空间组团格局上,烟台市中心城城市“山、城、海、岛”的自然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新建用地对夹河、黄金河等河流两岸,塔山、岱王山、蓁山等山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占,自然分隔带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导致原有“带状组团”的城市结构正逐步消失。
芝罘组团:2015年,人口规模为87万人,较2010年增长了7万人;用地规模为83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长了8平方公里,新增用地集约程度较高。作为烟台市老城区,在此期间芝罘组团城市建设以城市内部提升整治为主,位于老城区的诸多工业用地正处于逐步置换过程中。在此期间新建用地以商业地产为主,如天鸿凯旋城、万达广场、鲁东国际、中粮大悦城、银都新城市广场等。
莱山组团:2015年人口规模为37万人;用地规模为70平方公里。莱山组团在总规实施期间用地规模迅速扩展。在此期间新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分校、山东省城市服务技术学院、烟台二中等多所中高院校以及海洋工程研究院、拓扑邦生物科技园等教育科研单位。
牟平组团:2015年人口规模为26万人,较2010年增长了8万人;用地规模为46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长了10平方公里。在此期间,牟平组团着力打造了沿鱼鸟河和沁水河两侧的滨河绿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组团的整体环境品质,养马岛周边新建高档居住区,并不断拓展旅游项目,总规中确定的综合旅游度假功能正初步显现。
开发区组团:2015年人口规模为35万人;用地规模38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长了4平方公里。在此期间,开发区西部以工业项目建设为主,东部则以公共服务设施设施和居住小区建设为主,新建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开发区文化馆、开发区图书馆、开发区青少年宫、烟台技师学校、开发区高级中学、金沙滩喜来登酒店、滨海梦幻乐园等,大大提升了该组团生活服务功能。
福山组团:2015年人口21万人;用地规模43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加了6平方公里。总规实施期间,福山组团建设集中于荣乌高速公路以东、永达街以南、招贤路以西的区域,新建项目有烟台拓福数控机床、赛克斯汽车零部件、众盛集团、金尚新能源等工业项目,生活服务功能未得到显著提升。
八角组团:2015年人口26万人;用地规模36平方公里,较2010年增加了11平方公里。在此期间,八角组团的烟台西港区建设有序进行,工业类型涵盖液体化工、通用散杂、大宗散货、原油及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集装箱、修造船工业等,正逐步成为烟台港未来发展核心港区。
在对外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烟大铁路轮渡、德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潮水机场等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极大的缓解了烟台交通末端的困境。在内部交通方面,新建道路在开发区、牟平区和高新区较为集中,芝罘区和莱山区新建道路较少,主要以接通断头路、疏通次干路、支路网为主。整体来看,一环(绕城高速路与滨海路构成的环路)、四横(港城大街、红旗路、北马路与长江路、南大街与只楚路)、五纵(观海路、解放路和山海路、机场路、化工路、福海路)的总体框架逐步完善,魁星楼隧道、塔山隧道、黄金顶隧道等重要节点逐一打通,城市内部交通更加通畅。公交线路建设方面,2010-2014年,烟台市新增公交线路21条,公交线路长度增加76%,公交车辆数增加321辆,建设成绩斐然,常规公交整体供给水平良好,出行比例(近20%)在同等城市中处于中上水平。
此外,银座商城(2013年芝罘店)、大悦城(2014年)、万达广场(2014年芝罘店、2016年开发区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进一步活跃了烟台市商业购物氛围与宜居品质。2013年烟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使城市建设中的历史延续、文明传承得到强化。烟台正在逐步实现“东部沿海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的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