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如何报道新闻事件?而且还要采访报道好,这是我们经常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应该说,做好新闻报道有很多形式和技巧。但是如何才能抓住重点,做好报道呢?
首先,我们必须优先考虑规划,突出媒体本身的特点
新闻是广播电视产业的基础。所以,要做好新闻报道,首先要了解目前我国新闻报道的难点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困难,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相关专家总结了难点,归纳为4.3。3360第一,正面报道如何让观众喜欢;二、重复报道如何创新;三是负面报道中如何把握报道尺度;第四,竞争报道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类报道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屡见不鲜,但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很多媒体的报道往往大同小异,有的甚至走的是教条,在网上复制播放,缺乏自己的见解和新意。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受众的流失和自身的萎缩。所以对于新闻事件,一定要做好策划,通过策划,确立采访和报道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在报道中突出媒体的特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例文点。避免媒体之间的重复或相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因为现在广播电视频道多,节目的设置也比较不一样,在突出自己特色的问题上,一定要在频率之间,频道之间找到自己的定位。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从自身的节目特点出发,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报道形式进行采访和报道,力求形成有机整体、有序连贯,从而保证被报道的新闻事件最大限度地被受众接受。
第二,要注重细节表达,增强人情味
我们常说节目的好坏取决于节目的内容,但需要细节来衬托内容,否则人们会觉得有什么东西越来越没兴趣了。但对细节的把握,要求主持人和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度,善于观察和分析。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记者的现场报道中。现场报道时,主持人和记者往往受事先拟定的采访大纲和采访环境的影响,急于达到采访目的,希望尽快报道事情,一些生动的细节(如被采访者的行动方式、事件的背景和潜在意义)从我们眼前溜走,以至于最后的报道缺乏“神韵”。
关于新闻报道,笔者认为现在的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缺乏这一基本理念,有的甚至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发表“有人被震成烤鸭”等报道,从标题到内容都缺乏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尊重和敬畏。如今,媒体竞争激烈。信息爆炸时代,要守护媒体人的良心,尽可能增强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安抚受访者。
第三,一定要深挖,认真挖
深入细致地挖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方面,笔者认为3360凤凰卫视和南方周末这两家媒体所做的比较是到位的。这两家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无论事件大小,都能感受到这种媒体的严谨和全面。对新闻事件的提问态度处于媒体行业的前沿,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本土媒体来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要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报道确实很难。但是,这种意识必须存在。只要努力,敢于分析,就能让新闻报道变得不一样,变得生动。
第四,要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
树立媒体形象,提高公信力非常重要,主流媒体报道新闻事件也是一种趋势。作为当代记者,我们应该勇敢地抛出观点,成为观点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事实的提供者。新闻事件报道后,要为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观点陈述或建设性意见,协助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当然,我们的观点和意见必须基于公共利益,我们应该以事实本身为基础,以公平和公正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不应该随意在报告中加入自己的想象或猜测。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宁愿不说。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和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作为优秀的记者,每个人都会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采访和报道技巧。但是,再好的技巧,最后好的面试报告都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和通俗的笔触来传播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