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到汉代,龙舞形象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记载。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舞龙前要举行祭祀,不同日子,用不同的人,舞不同颜色的龙。即:春舞青龙,夏舞赤龙、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实际上,舞龙的前身应是汉代的“鱼龙曼延”。据《汉书·西域传赞》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蔓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唐人颜师古解释:巴俞都卢,海中砀极都是歌舞名,而“鱼龙”,则是由人装扮成一种来自西域的巨型珍兽———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与庭,炫耀目光。史料之外,还可以从汉代画像石上找到“鱼龙曼延”的影子。如铜山洪楼发现的乐舞百戏画像石,上面有鱼龙作舞的图象。从这些可以证明,也就是从汉代|开始,中国的舞龙运动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后世的舞龙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流传久远并发展起来。
舞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历史久远,现存狮舞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根据狮子假型制作材料和扎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狮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成品后的狮子,雅圆大的狮头,宽阔隆起的前额,黑亮有神的活眼睛,前伸而突起的鼻子,张闭有度的大嘴,稍微颤动的双耳,五官起伏有致,加之头顶用彩绸扎成的彩球的映衬,更显得狮子的威武雄壮,憨态可掬。一件花团锦簇的艺术品,加入了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舞动起来,就变成一头活生生的狮子,栩栩如生了。
上海《醒狮堂》是经上海文化部门批准的正规演出团体,阵容强大,道具齐全,信誉质量保证。本团多名演员曾代表***省市出国比赛交流演出,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和好评。我们抱着赤诚的态度希望能与贵公司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