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716”大连大爆炸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当外界逐渐淡化对此事的关注时,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幕引起了相关决策层的警惕。
《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大连输油管道爆炸后,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储油设计审查委员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现,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中,原油罐区缺乏事故池设计,导致大量原油流向大海,造成巨大污染。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了一个石油储量设计审查委员会。专家来自国内很多研究所。审查委员会明确指出,所有石油储备都应设计事故池。主要原因是:“在大连输油管道爆炸案中,由于缺乏事故池的设计,石油最终流向了大海。”因此,在未来的石油储量设计中,所有罐区都应设计成能容纳5万立方米原油的事故池。
缺少事故池
2010年7月16日18时10分左右,大连大孤山半岛大连保税油库一期储罐区原油管道发生火灾。事故发生前,一艘利比里亚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号在大连新港卸油过程中起火,原油储罐陆上管道在加催化剂作业中起火。
更严重的后果是燃烧的管道引燃了附近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造成大量原油直接流入大海。
爆炸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派出技术小组赶赴现场。一位前往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现场的人士表示,“当时,整个石油储备库区都面临着危险。如果原油不及时处理,会引燃整个库区,影响更大。”
消息人士称,“按照设计要求,这样大的库区一般都会设计事故池,但大连库区没有事故池。”事故池是指设计一个大型储油池,临时储存泄漏的原油和化学品,以防止突发事件。
为了避免整个库区爆炸,造成更大的污染,只能万不得已。"最后,泄漏的原油只能通过防洪港口排到海里."根据以上消息来源。记者就上述情况向中石油求证,但尚未收到回复。
虽然事故的最终原因归结为惠生达公司和襄城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导致输油管道发生化学爆炸。但是对海面的生态污染影响比爆炸本身更大。据估计,事故造成的海域溢油面积为50~60平方公里。当地旅游业和渔业受到影响。
为什么不见了
记者了解到大连716事件新闻,爆炸发生后,负责石油储备的国家发改委对爆炸中储油罐的设计进行了检查。组织了一个石油储量设计评估委员会,由国内许多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评估委员会明确指出,所有石油储量都应按照《石油石化企业安全设计管理规范》设计事故池。但如果设计油储量不足事故池或设计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重新设计。
一位设计师向记者透露,“其实在‘吉华’轰炸之后,我们的设计要求就写得很清楚了。在设计储油区时,必须有事故池设计。”
2005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石油(8.12,0.04,0.50%)天然气公司吉林石化公司双本厂发生爆炸。由于没有地方存放污染物,爆炸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流域综合污染,直接影响到流域两侧大城市的饮用水供应,甚至影响到俄罗斯下游部分城市的饮用水供应。
据资料显示,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中的大连新港石油储备库建于2009年。根据时间计算
“继华爆炸案后,我们开始将事故池的设计加入到主要石油储量的设计中,但实施起来就更加困难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石油公司面临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事故池面积大,受储备的征地面积限制。”上面提到的人说。
这个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大部分储油罐都是10万立方米,一个库区就有20到30个这样的储油罐。
“如果一个罐区只有一个事故池,那么事故池的容积至少要有5万立方米。这样的事故池加上消防池的原始设计,勉强能容纳一个备用油箱的油。”5万立方米事故池是“长125米,宽100米,深4米的怪物”。而国际标准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
这个巨大的东西建设成本非常巨大,维护成本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土地收购的石油储备非常有限。因为事故池占地面积大,施工方往往会遗漏。”上述人士表示,“过去我们普遍认为,这样一个投入巨大的事故池,100年可能只能使用一次。”
石油储备的重中之重
据悉,早在2003年,中国就开始了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在第一阶段建设了1640万立方米的地面储存(21天)。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的建议,石油进口国应保持90天的石油净进口储备。目前美国有139天,其中政府储备61天;日本有150天,其中政府储备82天;德国有116天,其中政府预留85天;法国有102天,其中政府保留61天;韩国最高为168天,其中政府预留87天。
中国已经规划了一批石油储备基地,未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将继续大规模进行。
“中国的石油储备基地大多建在地面上,容易受到地震和气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的岳来群博士告诉记者,“在这方面,美国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是比较完善的。”
据了解,美国的石油储量大部分是地下岩油储量,而中国只在江苏建立了部分地下岩油储量。地下岩石储油具有成本低、气密性好的特点。
“地下岩层的石油储备建设成本低,不受外界影响,非常安全,不会出现大规模污染。”岳来群说,“要建立一个像美国一样的地下岩层库,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变革,最终还要看发改委的决心。”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许,中国石油大连新港附近的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战,截至17日上午,大火已基本扑灭。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原油污染。事故原因:货船在卸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发生爆炸。
《烈火英雄》真实事件来源“大连716大火” 致敬英雄
电影《烈火英雄》今天正式上映。这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国消防官兵为题材的大型现实主义电影。它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首次在大屏幕上呈现前所未有的消防救援。
之前的关于消防的电影,大部分都聚焦于高楼的危险,而《救火英雄》则将20颗原子弹的油爆和化学火灾带到了屏幕上,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救灾场景,主角和群众演员经历了100天的消防训练,油罐火灾惊心动魄的场景也是由建造油罐的工程师和工人按照1: 1的真实场景制作的。
导演陈国辉说,事实上,每天的火灾区域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导演自己虽然害怕,但还是不忘追求终极效果。男主角黄晓明开玩笑说我也见过第一次把火烧在演员身上烧了两次的导演!还好我们穿的衣服很防火,不过我觉得腿上没剩多少毛了。
很难想象几乎所有巨大火焰的非常场景都是零特效拍摄,所有演员都是亲自走进火场的。
如此令人震惊的灾难和消防员的勇敢让公众难以置信。这将是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吗?答案是很多角色都有故事原型。
比如电影里提到,如果整个油区的爆炸相当于20颗原子弹的威力,那么整个城市就不复存在了。这并不夸张,因为在这场真实的火灾中,港口有59个储量10万吨的油罐,数十个储存甲苯、二甲苯、氰化物等高危化学品的化学品罐,小油罐散落一地。据有关部门计算,一旦爆炸,即使与美国储量最大的W76核弹相比,至少也有20枚。
影片中还有一个关键情节,主要演员需要进入火海,关闭阀门,控制漏油。消防员需要手动逆着高温阀门转8000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在真正的救灾中,他们确实这样转了8个小时。
也有观众不理解为什么遥控水控室只安排两名消防员,导致他们精疲力尽,牺牲一人。这里要说明两点:第一,按照专业消防员的说法,现实中,供水前期的连接管道需要很多人来完成。当后期真正开始供水时,只需要一个专门的人盯着泵,以确保正常运行。其他人力会安排在需要的岗位;第二,仔细看电影,你会发现海上不止他们两个,故事都集中在他们身上。这一点从他牺牲后被战友抬上岸的画面就可以看出来,身边并不只有他们。
另外,现实中死去的士兵在事故处理后下海清理浮船泵时被巨浪吞噬,影片结尾出现的实景是牺牲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之后他的队友每次想到那一幕都忍不住哭着自责:油太滑了,我抓住他的手,太滑抓不到,我又抓住他的头,还是滑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阅读
标签: #大连716事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