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成为焦点
事件回顾: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天坎乡4名留守儿童自杀。近年来,在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及留守农村家园的子女——“留守儿童”。后者的知名度低于前者,后者是近一两年才引起广泛关注的。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17岁以下流动儿童3581万人,农村留守儿童1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这两个群体的总数约为1亿。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底,农村地区流动儿童1万人,留守儿童1万人,共计1万人。民间组织发布的相关调查显示,按留守儿童总数计算,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一两次父母;约921万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毕节事件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互转化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选择理由:毕节留守儿童悲剧远远超过自然灾害和一般突发事件,远远超过毕节市和贵州省;是一个庞大社会群体令人不安的缩影,也是整体社会治理失败的爆发点。它揭示的是中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缺失和农村教育、农村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失败。要关注留守流动儿童,通过调查、讨论、政策倡导和实际干预等多种社会参与方式探索解决方案。
2.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事件回顾: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协调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知》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遵循“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化;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励政策,建立城乡统一、重点突出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第二,从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每个学生的公共资金基准定额。第三,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的长效机制。第四,巩固和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入选理由:首次建立城乡统一、以农村为重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的可移植性具有重要意义。“钱随人走”预计惠及1300多万农民工子女,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制度创新。此外,3000多万寄宿学生、约1200万私立学校学生、约500万小型学校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也将受益。
3.启动了农村教师支持计划
事件回顾: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指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计划》明确把握八项措施:一是全面提高农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农村教师的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特殊岗位计划的实施规模,重点扶持农村教师
入选理由: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近年来备受关注,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师资老化,更新补充困难,很多小村庄、教学点处于教育质量低下、不可持续的困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备受期待,能否达到“底攻”还有待实践验证。
4.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
事件回顾:9月,甘肃省公布《关于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从现在起,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河南省也从这个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免除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正式学生的学费。此外,海南省等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公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自此全面实施。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定“普及高中教育,逐步分类推广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对已办卡的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入选原因:虽然近年来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办学效益和效果存在质疑和争议,但免费教育的范围和力度仍在扩大。今年,一些省市进一步出台了完全免除学费的新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加大财政投入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保证;然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加强监督和评估,解决布局混乱、办学质量低、校企合作薄弱等诸多问题,也是当务之急。
5.校园暴力
事件回顾:校园恶性暴力,尤其是女性暴力频频曝光。3月,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洛杉矶被同伴绑架,震惊华人圈;5月,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十里岗中学多名女生殴打一名女生,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一名女生被多名女生脱光衣服殴打并在网上拍照;6月,江西省永新县吉安永新初级中学一群初中女生暴力殴打一名女生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11月,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女生因过于尴尬被宿舍5名舍友殴打成10级伤残的案件。同教育类新闻事件2018月,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8年级女生在6分钟内被同龄人扇了38巴掌.
选择理由:校园暴力虽然不是一次性事件,但随着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的扩大和方式的多样化,它可能会被暴露得更加频繁,但并不意味着问题不需要解决。除了对校园暴力及其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外,家庭、学校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应该缺席,法律干预也应该改进。
6.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和负担问题是相关的
事件回顾:9月份,吉林某复读女生因成绩不理想跳楼。11月,河南南阳市一名15岁初中生在上课时猝死。据悉,他前一天晚上写作业到12点,早上6点20分起床。同月,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一名13岁女孩因学习成绩不好被母亲杀害。《中国教育报》对儿童睡眠时间的追踪调查和讨论显示,6-12岁学生睡眠不足率为74.2%,13-17岁学生睡眠不足率为81.1%,18岁及以上学生睡眠不足率为16.2%。作业成为主要的“睡眠杀手”。相应地,美国《大西洋月刊》年12月封面报道“硅谷自杀”,称从去年10月到今年春天,有4名高中生在硅谷中心帕洛阿尔托自杀,其中3人是中国人。T
事件回顾: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改革统一了1986年以来实施的中小学两个系列职称,首次设置全日制和高级职称,并从制度框架、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设计了中小学整体职称制度。
入选理由:此次改革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现有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教师评聘一体化的改革,有助于均衡职位和贡献,调动优秀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校长职级制改革是一种“去行政化”的改革,可以让校长更加关注学校和学生,有利于校长的专业发展。目前,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相对薄弱,这次职称评定改革也提出了偏向农村教师。
8.高校的腐败和治理是有争议的
事件回顾:12月初,教育部党组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了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院长王磁照近日为女儿北京邮电大学举行婚宴,白白拿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以及刘亚, 党委常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唐,原国际商学院院长违规兼职。 11月,中国传媒大学从党委书记到副科长的8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用车、任职“超标”被“连锅”处分的消息,引发热议。据《河南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已超过50起;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已经通报了32名涉嫌违纪的高校领导干部。从招生到后勤基建,从物资采购到科研经费,从校办企业到学术诚信,高校腐败和治理失灵的现象还在继续。6月北大清华两大名校抢拍学生闹剧,复旦签确认函却未能录得高考状元,5月复旦新官方宣传片被指抄袭日本东京大学宣传片,7月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被质疑“撞人大”。
入选理由:象牙塔作为最高的学习教育机构,腐败难以取缔,治理问题频发。但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抓住这些事件作为深入改革的契机,把教育腐败和问题重灾区变成率先改革的试验区,进行弥补,进行实质性制度建设,有效预防和遏制教育腐败和治理问题,重塑教育公信力。
9.民间教育的创新方兴未艾
活动回顾:4月,在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首届生命教育创新峰会”上,展示和交流了许多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案例。该平台通过一年多的调研和专家筛选,分享了来自基层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政府、企业和公益组织的教育创新案例,包括实施“低控学习”深度学科整合的袁泉高中实验班,以及试图通过“半天教学制”在农村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陕西新沂中学,以培养面向全民、落实谁
事件回顾: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改变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深化教育督导制度改革、转变教育管理职能、部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社会评价教育”新格局正式启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的通知》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上海市教委、无锡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厅、青岛市教育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成都市教育局、克拉玛依市教育局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管理与分离改革综合试点单位,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沈阳市教育局、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局、西北大学被确定为单项试点单位。
入选理由:推进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法治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何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新的关系,如何将教育管理的分数从纸上的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深入探讨
中国林草教育2018重要新闻事件评出
本报记者郑铁在田阳报道,2018年中国林草教育重大新闻事件评选已于1月9日公布。入选的10条重要新闻,成为新时期中国林业和草地教育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评选由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研究中心组织。
3所高校新建草业学院。随着国家林草局的成立,草地教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加强。西北A&F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先后成立了草原与草原学院、草原科技学院,积极适应新时期草原发展的新战略、新布局、新要求,大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草原人才,着力解决草原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新林科共识》第二届全国林业大学校长论坛发布。新林业部是积极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符合新时期林业职能新定位的林业相关学科专业新体系。根据共识,新林业建设应顺应国际林业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林业学科建设经验,把握风景林、湖泊、草生群落综合治理新理念,坚持学科与专业融合。要推进林业一级学科建设,增加林业相关一级学科数量,将更多与林业密切相关的相关学科纳入林业新学科建设。
首届全国林业创新创业大赛举行。大赛以“山水、智慧、绿色、共赢”为主题,由国家林业局主办,历时六个多月。全国110多个单位或组织申请了500多个活动。参与项目覆盖林业一、二、三次生产全产业链,18个项目获金、银、铜奖。部分项目组已与投资机构代表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投资额122亿元。
国家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评选。来自28个省、自治区124所高校的400多门课程报名参加了选拔。评选出各类成果133项。评选活动由国家林草局教材建设办公室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主办,对促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的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会议召开。来自60多所林业院校的200多名代表围绕“数字时代林业教育国际化”这一主题,就当代世界林业高等教育、林业教育国际化能力、当代林业教育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林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产教结合、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亚太地区林业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选定的新闻事件包括实施优秀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以及建立新的三个林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批全国林业教学大师开展实践活动,赴福建深入基层体验林业改革,在首都开展产教结合育人的主题实践。“绿水青山青山秀童眼自然”,全国小学生自然教育征文活动启动,《美丽中国少年说》优秀作品出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每一天”系列活动,在“守青山绿水,小游侠行动”,“科普宣传,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成效
相关阅读
标签: #教育类新闻事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