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的挑战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阅读新闻更加方便,同时新闻的真实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有效获取和阅读新闻信息不仅是人们的迫切需求,也是对新闻作者综合素质的考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手段更加现代化,传播方式更加便捷,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作为新闻基本属性的真实性,它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呈现出新的形态。
1.马航失联报道假新闻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航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失联。这架飞机的航班号原定是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飞机本应于2014年3月8日北京时间6:30到达北京,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当地时间凌晨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在马航失联的日子里,网络媒体上出现了“马航已成功搜救”等虚假新闻。以下是网上搜索到的一些关于这起事件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的假新闻:
假新闻1:【发现飞机】越南新闻社最新消息:飞机在北纬、东经被菲律宾海船发现。飞机尾部在水面之上,但有少量乘客和机组人员聚集在飞机尾部的机舱内,数十名携带水上救生器材的乘客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搜救船只正在途中或已经抵达进行救援。当人们终于为马航事件松了一口气时,相关事件发言人澄清,马航未被发现,马航搜救成功的消息纯属谣言。
假新闻2:[找到了!飞机来了!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航波音777已失踪多日,至今仍是个谜。“我找到了!飞机来了!”17日下午,来自台湾南开大学的大学生谢惊呼,没想到找到了在全球26个国家的海空军大规模搜索中找不到的飞机。自从马航飞机失踪以来,南开科技大学国际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一直盯着电脑,试图从数百万张照片中找到失踪飞机的下落,其中应用电子系学生谢就是其中之一。"我没想到学生们会从200多万张张卫星照片中找到疑似失踪的飞机."南开大学校长陈俊亮说,他曾就这张照片咨询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林庆义,判断这是一架坠入丛林的飞机,很可能是一架失踪的波音777飞机。然而,这个消息很快被证实是假消息。CNN3月16日报道了这张照片,准确指出拍摄地点是南安达曼岛。由于前面只有一个机场,所以判断是一架移动的飞机,而不是失踪的马航。
2.新闻真实性屡遭质疑的原因
互联网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的开放性为倾听各种声音、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前提,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望。每个人都有麦克风和摄像机。任何一个普通网民,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短视频等自媒体方式发布新闻。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混沌的信息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确实遇到了新的挑战。
首先,过分追求时效性,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快”,互联网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为每个人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平台。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大部分信息都是在没有得到及时核实和审查之前就已经发布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没有时间全面、深刻、理性地了解整个新闻事实,分析新闻事件,导致新闻不准确,失去新闻本身的特点,从而导致受众对虚假新闻的误解,产生负面的社会情绪,不仅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其次,过于关注点击率,缺乏求实精神,必然会让新闻报道误入歧途。点击率和浏览量是新媒体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了争夺流量和利润,记者编造引人注目的虚假新闻是很常见的。同时,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如果媒体更看重对利润的追求而不是社会效益,一味追求点击率这些虚无缥缈的表象,不仅会践踏新闻的真实性,也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
此外,网络监管困难,不准确的信息频繁出现。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限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自媒体随意编造一些虚假信息。例如,2017年11月22日,据报道,北京市朝阳区官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店出现猥亵儿童的“爷爷医生和叔叔医生”。近日,湖北省孝感市淮阴公园,一名无人认领的车主死于新冠肺炎肺炎,此事在颤音和微博上广为流传。证明车主安然无恙,这是谣言。像“无中生有”这样的假新闻时有发酵,给当事人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最后,几个商业利益集团故意炒作新闻来吸引眼球。新媒体时代的很多新闻失实都是因为媒体背后利益集团的操纵。在一些大城市,一些媒体被商业利益操纵,媒体成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工具,而不是为了报道新闻事实。利益操纵的媒体主导传播,进而成为商业运作模式。这样的新闻注定不是以其真实性和时效性来判断其价值,而是以其发行量和消费者口味来判断。
二、新闻真实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真实性和新鲜感是新闻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特征,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实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新闻报道的每一个实施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从事物与社会的整体联系出发,通过持续、全面的媒体报道,达到反映时代潮流和社会趋势的整体真实。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理,新闻的作用就不复存在。新闻的真实性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媒体公信力的标准。如果新闻被歪曲,媒体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会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新闻真实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原则。
在当今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极其发达,孕育了“微博”、“微信”、“颤音短视频”等公共信息交流和沟通平台。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一条新闻只用一根手指就可以传播。因此,在信息传播障碍减少的时代,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新闻是对最近事实的报道,具有真实性的特点。新闻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这使它具有吸引力。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也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什么样的媒体都要遵循新闻真实的规律,真实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在新媒体时代,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有助于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从马航事件中,我们不难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假新闻会严重影响马航家属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的报道假新闻,也是对马航一次又一次失去亲人的家属的沉痛打击,保证了报道新闻的真实性,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第三,坚持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真实性
1记者应注重政策素养,尊重客观事实
政策素养是记者必备的素质,这是由中国新闻的性质决定的。记者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其基本原则是尊重客观事实。这意味着记者应该有大局感,了解基本政策
首先,记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在人民和党、政府之间架起一座诚信的桥梁。记者要多关注群众,新闻报道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声音和需求。同时也要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保持高度的热情,艰苦奋斗,脚踏实地。
其次,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为了保证新闻采写的真实性,新闻采写人员有必要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通过现象看本质。编剧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写,在采访过程中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保证消息来源的真实性,不脱离实际情况来吸引眼球。新闻事件的写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保证新闻的全面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从具体内容的细节上反映新闻的真实性。
再次,在实际的新闻采写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实真相损害一方利益的威胁情况,不仅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威胁到新闻采写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要求新闻作者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巧妙的采访,比如在报道过程中使用科技产品辅助,同时也可以据此进行隐性采访。面试地点、路线、具体情况都要先分析,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便于面试过程中灵活应对。
最后,由于新闻活动的复杂性,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保证新闻信息的完整性,作者需要根据新闻的实际反应和观众的反应,有效地跟踪新闻,及时更新。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新闻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将整个新闻事件的本质呈现给观众。
2.记者应加强职业素养,坚持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新闻从业资格培训考试制度。这种将职业资格认定纳入新闻传播行业的做法,无疑是防止新闻失实的重要举措。公民新闻和草根新闻越发达,对职业记者的要求就越高。职业记者的专业水平应该体现在挖掘真相的能力上。他们要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辨别真假信息,按照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标准,提炼出对受众有意思、有用的新闻信息。
其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包括行业监督、公众监督和媒体内部自我监督。建立和完善高效严格的监督机制,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虚假新闻或虚假新闻。在收集、编辑、制作和播放网络新闻的过程中,一是规范一线记者的采访行为,确保新闻来源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二是强化编辑责任,不随意改变或夸大事实,对可疑、重要、不明确的内容进行核实、核实;第三,要严格执行新闻查证制度,播报新闻要“快”“真”。
最后,要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随着媒体的市场化改革,出现了利益之争、生存之争、发展之争。有的记者面临生存和评估的压力,有的会选择淡化自己的职业道德,导致新闻失实甚至虚假。比如2007年6月,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报道的“纸包子”假新闻事件,让整个新闻行业蒙羞。可见,记者不仅要进一步增强自律和职业道德,还需要行业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样才能重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3.Es
一是加强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网站新闻编辑出版审核体系,充分借鉴其他媒体丰富有效的经验。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才能保证新闻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完善法律,依法治标,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散布谣言和误导人民的行为。通过技术手段追踪信息发布者的地址;追究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从根本上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信息安全,营造合法的网络环境。
第三,网络媒体工作人员应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提高各方面素质和辨别信息的能力。千万不要唯利是图,编造新闻;屈服压力,写稿子;哗众取宠,添枝加叶;隐瞒真相,报喜不报忧。要打下良好的道德底线,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每条新闻都真实可信。
第四,网络媒体受众要树立自我监督、自我防范、自我约束的意识。积极监督网站管理人员的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虚假消息。同时,不要听信意见,更不要随意传播、制造假新闻。只有从自己做起,才能建立起网络媒体更高的公信力,才能守护新闻的真实性,才能为新闻传播创造真正的天空。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真实性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因为原本多元复杂的真实性在网络世界里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另一方面,人们对新闻事件的认知总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发现真相的途径也不是那么简单,而是在各方利益的综合博弈下逐渐接近平衡的过程。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打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而持续的综合性重大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预防与惩罚相结合,标本兼治,新闻才能远离“扭曲”,更加“现实”,新闻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新媒体时代给受众带来了获取信息容易的优势,同时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也日益模糊。在转发微博或微信的同时,受众要有辨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不要听信来历不明的新闻,捕风捉影,传递谣言,造成谣言横行。作为记者,我们应该从马航假新闻事件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真理是新闻的核心,是新闻的生命,是任何媒体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杨保军。新闻真实的含义和内在要求[J]。当代通信,
[2]陈利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新闻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
[3]杨保军。[2]马克思主义新闻真理观在当代中国的典型特征[J].新闻大学,2018.1
[4]董。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新闻真实的途径[J]。新闻研究指南,2017.07。
[5]王小玮。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真实性[J]。新闻传播,2016.05。
[6]李文超。论虚假新闻的危害及预防[J]。新闻研究指南,2016.08。
[7]向我开火。你吃过北京的纸包子吗?[EB/OL]。2018.08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文丰社区
大陆外交官在斐济把台人员打伤?中国驻斐济大使馆:与事实不符
海外网10月19日电中国驻斐济大使馆19日发表声明称,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注意到一些媒体报道称,10月8日在斐济台北商务处举办的活动场地外发生了一些事情。报告中对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指控与事实完全不符,只是颠倒黑白。
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截图
声明如下:
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注意到,一些媒体报道了10月8日在斐济台北商务处举行的活动场地外发生的事情。报告中对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指控与事实完全不符,只是颠倒黑白。
真相是,斐济台北商务处10月8日公开举行所谓的双十国庆。上述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也违反了斐济政府对台湾机构活动的有关规定。台湾此举意在制造两个中国或世界上的一中一台。当晚,台湾机构人员对在同一酒店公共区域正常执行公务的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口头挑衅和肢体冲突,造成一名中国外交官受伤和损害。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已就上述事件向斐济方面表示严重关切,并要求斐济警方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依法追究台湾人员的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得到联合国决议的确认,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民的愿望和大势所趋。中方高度赞赏斐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相信斐济能够公正妥善处理此事。
台湾媒体19日报道,中国驻斐济大使馆两名外交官闯入台湾驻斐济代表处8日举行的活动,不仅不愿意离开,还开始打人。然而,斐济媒体指出,当地警方正在调查中国驻斐济大使馆一名工作人员对台湾驻斐济代表处一名工作人员的投诉,称该工作人员8日袭击了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工作人员。报告还提到,警方没有收到任何攻击台湾工作人员的报告。(海外网张妮)
相关阅读
标签: #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